供需區 – 他們是什麼以及如何與他們進行交易
什麼是供需區?
供需區是 機構交易者 下達大量買入或賣出訂單的價格區域,創造了 強大的支撐和阻力位。與傳統的支撐線和阻力線不同,這些區域 代表買賣壓力區域 ,而不是固定價格點。
- 供應區: 賣家主導的價格區域,將市場推低。
- 需求區: 買家控制的價格區域,推動市場上漲。
這些區域通常 圍繞盤整模式、突破或急劇的價格波動形成。
供需區的關鍵特性
- 識別機構買賣活動。
- 説明交易者確定強勁的反轉點。
- 跨多個時間框架制定長期和短期策略。
如何在外匯交易中使用供需區域
1. 逆向交易策略
供需區説明交易者發現 可能的逆轉:
- 購買時間: 價格達到 需求區域 並顯示看漲的價格行為(例如,針線、吞沒蠟燭)。
- 賣出時間: 價格接近 供應區 並形成看跌拒絕模式。
2. 突破交易策略
如果價格 突破供需區,則表明勢頭強勁:
- 購買時間: 價格突破 供應區,確認看漲延續。
- 賣出時間: 價格跌破 需求區域,確認看跌勢頭。
確認指標: 成交量增加,重新測試突破區域,移動平均線。
3. 趨勢延續策略
供需區域有助於驗證持續的趨勢:
- 購買時間: 價格回撤到 之前的需求區域 並反彈。
- 賣出時間: 價格回落至 之前的供應區域 並面臨拒絕。
4. 移動平均線的供求關係
將供需區域與 移動平均線(例如,50 EMA) 配對可以提高準確性:
- 購買時間: 價格從需求區域反彈並與上升的 50 EMA 保持一致。
- 賣出時間: 價格拒絕供應區並保持在 50 EMA 下方。
使用供需區的優缺點
✅ 優點:
- 根據機構活動提供 高概率的交易機會 。
- 在所有 市場條件下 工作(趨勢、區間、突破階段)。
- 説明交易者 有效地設置止損和止盈水準。
❌ 缺點:
- 需要 手動識別和 經驗才能正確繪製。
- 在高度波動的市場中可能效果較差。
最後的思考
供需區是外匯交易者尋找識別市場結構、確認關鍵水準和優化交易入場的強大工具。當與移動平均線、RSI 或價格行為策略相結合時,供需區域可以提高交易準確性和決策能力。